高电池效率:正面无金属栅线遮挡,消除了遮光电流损失,最大化利用入射光子,短路电流较常规电池提升约7%。 正面无电极接触影响,优化了绒面结构和钝化减反射层,提高了光吸收并减少了载流子复合损失,从而提升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,获得更高的转换效率。 高度可优化的栅线设计:正负金属电极均位于电池背面,无需考虑栅线遮挡问题,可最大化优化金属栅线结构,如增大栅线宽度、优化栅线形状,以降低电池串联电阻并增强长波光子的背反射功能,提高电池填充因子和短路电流。 简便的封装过程:背接触电池便于组件封装,可通过自动化操作实现共面连接,无需传统电池所需的焊带串联方式,降低了压力形变带来的不利影响。 美观的外形:背接触电池组件封装可减小电池间隙,提高单位面积电池密度,增加发电量。同时,其正面色调更均匀美观,适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(BIPV),具有良好的商业化前景。